首页 > 中职学校 > 正文

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年会举行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获中国教育在线“山东省十佳口碑高校”奖

2023-03-26 06:51:34 | 中职学校招生网

2018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年会举行

  5月18日,2018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年度盛会在济南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黄琦出席并讲话,山东教育电视台台长、党委书记邢顺峰,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负责人出席并为受到表扬的先进单位颁奖。

  黄琦对联盟成立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拥抱互联网,牵手新媒体,成为新时代教育传播的首要选择。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和超前意识,着力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转变话语体系,推动新媒体优先发展,强化新媒体传播能力,提升新媒体服务能力,打造新媒体传播精品,做大做强山东教育新媒体,加速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她希望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立足新时代,充分发挥联盟的联动协同优势,完善和共建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协同创新三大平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宣读了30家新加入联盟成员单位名单,对“2017—2018年度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单位、 20个“2017—2018年度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先进单位”、20个“2017—2018年度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扬通报。

  会议还进行了专家学术报告,青岛教育局、山东大学、威海职业学院3个单位进行了经验分享。

  据介绍,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2017年5月成立,拥有成员单位130家。联盟成立一年来,各成员单位在宣传教育方针、解读重大政策、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校园资讯,铸造校园形象等方面积极作为,凭借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扩大了山东教育在国内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附:获得表扬先进单位名单

  2017—2018年度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先进单位名单

  一、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10名)

  青岛市教育局

  日照市教育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山东教育电视台

  二、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先进单位(20名)

  济南市教育局

  临沂市教育局

  淄博市教育局

  泰安市教育局

  德州市教育局

  山东财经大学中职学校招生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临沂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聊城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三、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组织工作先进单位(20名)

  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新闻)

  济南市教育局

  青岛市教育局

  日照市教育局

  滨州市教育局

  威海市教育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烟台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职业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实验小学

喜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获中国教育在线“2018年山东省十佳口碑高校”奖

  职校招生网 日前,职校招生网2018年“高校大数据年度评选”榜单盛大发布,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荣获“2018年山东省十佳口碑高校”奖。     面临高考改革的重要推进时期,职校招生网于2018年末推出“高校大数据年度评选”,回顾教育年度热点、展望教育发展趋势,同时揭晓年度教育领域评选榜单。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招生工作努力寻求创新,使学校招生宣传信息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积极良好的社会影响力,2018年招生宣传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同类高校评选中荣获“2018年山东省十佳口碑高校”奖项。   本次职校招生网高校大数据年度热点高校评选,基于对全国高校在2018年度高招工作中创新性、突破性、大数据应用、全国高校招生数据库搜索排名、百度搜索关键词热度指数等指标的分析,综合教育领域专家、考生口碑对学校品牌影响力的评价,最终评选出各类指标下的优质院校。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学院)招生办主任欧阳志周介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学校现有长清、彩石、历城、历下、千佛山、菏泽6个校区,在济南、青岛、济宁、临沂、菏泽等地设有研究机构,主校区在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学校(科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道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塑造开放办学新优势,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学科行列。   获奖高校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历史沿革   学校(科学院)于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成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78年至2013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时期,2013年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汇聚山东省优质科教资源,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打造科教融合优势特色,是山东省新型工业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力量。   办学条件   学校(科学院)占地面积3745亩,现有长清、彩石、历城、历下、千佛山、菏泽6个校区,在济南、青岛、济宁、临沂、菏泽等地设有研究机构,主校区在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学校(科学院)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117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实验室9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6个,省级社科基地(中心)3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智能制造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实训基地等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408个。校舍建筑总面积1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0.3亿元,图书馆藏书249万册,电子图书148万册。建有山东教育科研网大学科技园网络节点和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的齐鲁陶瓷玻璃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宁静,人文艺术气息浓郁,为“省级园林化校园示范单位”。

  师资队伍   学校(科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1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32人。有“双聘”院士4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央联系专家1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3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6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在职在岗的各类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91人次。

  学科专业   学校(科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万余人。设23个教学单位,15家创新研究机构。共有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8个门类,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1%。   人才培养   学校(科学院)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办学70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5万余名,涌现出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沃土”,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在最近一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数学建模”等大赛中成绩优异,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100余项,其中国际级奖励29项,国家级奖励510余项,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和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年底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被主流媒体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社会口碑学校、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最佳社会声誉高校。进入新时代,学校(科学院)大力发挥科教融合特色和优势,建设院所一体的科教融合学院,成立“齐鲁英才学堂”特色班,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502项,省部级项目49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7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山东省科技最高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 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泰山文艺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00项,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2项;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2378篇,出版著作174部。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学报》《科学与管理》《山东科学》3种学术期刊。   社会服务   学校(科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面向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全面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近5年,与30多个政府,90多个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创办科技企业70多家,共建科技示范基地30多个,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被授予中国创新驿站山东区域站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成果研究推广中心、国家级成果产业化基地、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科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道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塑造开放办学新优势。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国际研究生院和科教融合国际学院,设有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亚太体育总会共建世界体育大学部分学院,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设有移民签证雅思考点,建有国家级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发中心)33个,并有多个高水平专业化国际联合实验室。近5年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20余项,国家、地方引智项目210余项;目前每年来交流、访问的外国专家400人左右,长期工作的外国专家超过50人,获国家外专局授予的“引进智力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发展目标   新时代,新工大,新使命,新跨越。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规划,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学科行列。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年会举行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获中国教育在线“山东省十佳口碑高校”奖”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