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14:17:56 | 中职学校招生网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邮编为401331,该校地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82号,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重庆市文化名区——沙坪坝区大学城。学校始创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一后方医院卫生学校,经过70年的办学锤炼,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时任******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学校,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是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性健康、防艾及慈善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出国卫生人员培训基地、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学校是教育部高职专科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护理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基地,国家卫生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站。学校是教育部药学专业、护理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是中国护理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教育部、卫生部“专科临床医学(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是教育部中医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是全国第一家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专业直招士官的医药卫生行业学校。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团队、全国“青爱工程”十大标杆学校等称号,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德育特色学校、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学校获得全国高职专科药品(药学)类专业建设成果优秀奖、国家“黄炎培优秀理论奖”和重庆市“黄炎培优秀学校奖”。
学校本部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8亿,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建有万兆级无线网络、云计算中心、13个信息化应用业务系统,学校为重庆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重庆市智慧校园试点单位。校本部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27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50余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专家、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校院合作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药品教学指导委员会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青少年培养导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最受喜爱的健康卫士、重庆市名中医指导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十佳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全科医学会会长等为代表的优秀师资队伍。学校近三年担任全国教材主编120余人次、副主编120余人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社科成果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近三年,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38篇,其中SCI 48篇,EI 6篇,CSCD及核心期刊183篇。
学校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学生近12000人。学校开设有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中医学、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制药设备应用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针灸推拿、眼视光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等19个大专专业,形成了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校企院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办学模式,联合全国172家知名职业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企业,牵头成立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了校院企深度合作的“太极学院”、“鸿翔学院”、“华博学院”、“迈克学院”、“忆念美学院”、“宽仁康复学院”、“助产士学院”、“柯渡医疗设备管理维护工程中心”、“希尔安班”等。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集团内就业。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药物制剂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有地方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有重庆市高职专科院校中首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高校中首家模拟GMP药学实训工厂。有重庆市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等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有1所附属医院、11所非直管附属医院、18所教学医院及大中型制药厂、医药公司、医院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家。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以上,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双证获取率97%以上,专业对口率96%以上。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最近连续三年评估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多项指标名列全市高职专科院校前茅。
学校位于文化氛围浓郁的重庆大学城,这里青山常翠、碧水常流,高校云集、英才荟萃,这里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课程互选、信息互通。新型的教育城、人才城、科技城、生态城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弘扬“笃学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训,发扬“求同存异,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知难而进,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负重自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救死扶伤、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遵循“弘德善教,爱生律己”的优良教风和“修德勤学,尊师守纪”的优良学风,紧贴重庆和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药品生产经营行业、健康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医药人文素养和发展潜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医药高等职业院校。
中职学校招生网(https://www.82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卫校哪个学校好的相关内容。
广东黄埔卫生职业专业学校、重庆卫生技工学校等。铜川2023年读卫校哪个专业好些(铜川2023年读卫校哪个专业好些呢) 读卫校哪个专业好?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对大学充满着好奇和憧憬。学校里都有什么专业,医疗水平在逐渐提高,将需要更多医学类的人才。卫校里开展了很多的专业给学生的选择比较多了。可卫校专业设置丰富,选专业便成了众多学生头疼的事情。下面整理了几门卫校专业信息,供大家参考。2、药剂专业:药剂专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开设三个就业方向,分别是
淮北卫校和淮南卫校哪个好 对比淮北和淮南的卫校,首先从综合设施与教育教学上来看,淮北卫生学校在安徽省排名较高,位居第113名,而淮南卫生学校则位于第180名,这意味着淮北卫校在教学资源和设施建设上可能更为丰富。 教育质量方面,淮北卫生学校具有显著优势,它是安徽省首批被教育部认定为卫生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之一,而淮南卫生学校目前还未获得这一荣誉。这一差异表明淮北卫校在专业教育和教学质量上可能
衡阳市哪个卫校最好 衡阳市最好的卫校是衡阳卫生学校。 衡阳卫生学校是一所具有较高声誉的卫生类学校,其医疗护理专业在衡阳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衡阳卫生学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开设的专业涵盖了医学、护理、药学等多个领域,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衡阳卫生学校在医疗设备和实训资
陕西2023年哪所卫校比较好就业呢 哪所卫校比较好就业;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每年对于卫校进行选择的学生是比较多的,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卫校是需要每个学生所提前进行考虑的,毕竟不同学生对于卫校方面所选择的标准是不同的。而且卫校在就业方面是有着各自的就业前景,从而学生也就会发现到医学类的专业在社会方面的行业发展是比较好的,而且对于学生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中专卫校就业形势1、从就业形式来看
铜川2023年读卫校哪个专业好些(铜川2023年读卫校哪个专业好些呢) 读卫校哪个专业好?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对大学充满着好奇和憧憬。学校里都有什么专业,医疗水平在逐渐提高,将需要更多医学类的人才。卫校里开展了很多的专业给学生的选择比较多了。可卫校专业设置丰富,选专业便成了众多学生头疼的事情。下面整理了几门卫校专业信息,供大家参考。2、药剂专业:药剂专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开设三个就业方向,分别是
铜川2023年读卫校哪个专业好些(铜川2023年读卫校哪个专业好些呢) 读卫校哪个专业好?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对大学充满着好奇和憧憬。学校里都有什么专业,医疗水平在逐渐提高,将需要更多医学类的人才。卫校里开展了很多的专业给学生的选择比较多了。可卫校专业设置丰富,选专业便成了众多学生头疼的事情。下面整理了几门卫校专业信息,供大家参考。2、药剂专业:药剂专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开设三个就业方向,分别是
石家庄2020年哪些大专学校卫校好 石家庄2020年哪些大专学校卫校好?在好的学校里面学习对我们以后找工作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很多学生在专业确定之后都是想要去好的学校读书,好的学校口碑是比较好的,用人单位的反馈也是很好,得到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就业率也是非常高的。下面小编会为大家推荐一所石家庄地区不错的大专学校卫校。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简介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
黑龙江2018卫校最新排名黑龙江最好的卫校是哪个啊哈尔滨医护卫生学校和佳木斯卫校哪个好 佳木斯卫校是黑龙江最好的卫校。 佳木斯卫校系国家首批中职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涉外护理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国际护士培养基地。 学校拥有专、兼职教师近300人,其中研究生30人,外籍专家12人,访美学者28人、访德学者7人、访日学者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6人
2023-09-09 19:57:37
2023-11-21 08:39:50
2023-09-29 23:54:43
2023-09-18 05:02:57
2023-10-16 02:08:34
2024-04-07 16: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