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 23:36:30 | 中职学校招生网
辽宁何氏医学院护理学:
学制4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要求: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急慢性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及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老年护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护理科研能力及医学英语应用能力。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专业英语、中医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五官护理学、康复护理学、临床营养学等。 中职学校招生网
就业方向:各级医院、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辽宁何氏医学院
学院概况
辽宁何氏医学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护理学本科生,2015年成立护理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760人,分普通班和日文班2种教学班。学院不断加强护理学专业建设与改革,2017年建成校级特色专业,2019年成为校级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目前学院承担普通本科、高职(专科)、中职(中专)、继续教育等多层次护理教育工作,累计培养各级各类护理学类毕业生近万人。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基础护理教研室、临床护理教研室、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护理技能中心。
护理学专业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以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有理性思想、独立人格、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实验室(实训)教学依托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学校医学实践教学中心,有护理学相关于实验(实训)室27间。学院建立了以三级医院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与华润辽建集团铁煤总医院、沈阳市中心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等21所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满足学生见习、实习需要。
学院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教研课题2项,主持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批校级教改立项6项,建设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2016优秀在线课程3项。
学院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服务基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2019、2020年和202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7.53%、97.96%和98%,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护理学专业首次开设护理日文班,已有20余名毕业生前往日本继续深造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天堰杯”首届全国护士(英语)职业水平技能竞赛中获单项全国本科组冠军、操作团体第二名、总成绩第三名;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全国排名14)、三等奖(全国排名21);辽宁省护理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发布了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目前紧缺领域有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母婴照护等。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措施 1.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目录,及时增设相关领域本专科专业。以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等紧缺领域为重点,对接管理、经营、服务、供应链等岗位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层次学历教育相关专业和职业培训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向家政、养老、育幼等相关领域专业倾斜。 2.重点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增设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方向)、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智能养老服务、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营养与食疗、助产、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幼儿保育、学前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健身指导与管理等社会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点。鼓励院校根据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心理慰藉、家庭理财、收纳管理、服饰搭配和衣物管理、室内适老化设计、社区服务网点规划设计等产业发展新岗位、新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每个省份要有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类专业,引导围绕社会服务产业链打造特色专业群。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专业和规模。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快培养高端家政服务人才,养老机构、家政机构、大型康养综合体经营管理等急需人才。 3.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主动适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要,设置家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学、心理学、护理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鼓励普通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等专业,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等专业增设相关课程,加快培养家庭服务机器人、健康监测、家用智能监控等健康养老、家政服务领域智能设施设备的研发制造人才,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智能硬件、新材料等在社会服务业深度应用。在普通本科高校金融学类、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中增设相关课程,不断满足养老金融创新急需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探索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等培养模式,加快培养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管理和培训人才。 4.积极培养高层次管理和研发人才。加强社会服务业相关学科基础科研。支持高校通过自设家政学等二级学科,开展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相关交叉学科专业发展,服务以专业设备、专用工具、智能产品研发制造为支持的家政服务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相关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为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输送业务骨干和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 5.支持从业人员学历提升。鼓励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报考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支持社会服务产业从业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接受职业教育,提升学历。开放大学要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加快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支持服务模式。 6.鼓励院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推动职业院校联合相关企业,促进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支持职业院校发挥资源优势,重点为困难企业转岗职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和贫困劳动力等就业重点人群从事社会服务产业提供职业培训,承担“雨露计划”“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家政培训提升行动”等培训任务。鼓励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市场化社会培训。 7.健全教学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持续更新并推进社会服务产业领域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的建设和实施。推进有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实施。指导院校贯彻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按照有关要求科学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8.建设高质量课程教材资源。注重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安全意识、法治教育,有关专业课程重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病患护理、母婴照料等领域倾斜,适度拓展心理学、医学、营养学、沟通技巧等基础知识。在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中,加大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相关专业教材建设支持力度,遴选200种校企双元开发的优质教材,倡导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鼓励有关院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开发或引入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向相关专业倾斜,做好老年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更新和使用工作。 9.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招募、推动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联合社会服务产业优质企业、职业院校共同研制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母婴照护等紧缺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支持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紧缺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促进高质量就业。在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领域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同步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10.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家政服务类、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或与职业院校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共建产业学院,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规范并加快培养专门人才。将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列为校企合作重点领域,优先支持建设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等。全国建设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发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示范企业和普惠养老重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50家优质企业与200所有关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实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服务项目或开展技术研发,支持和鼓励企业承接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见习实习,深度参与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培训。 11.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鼓励院校围绕“互联网+家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健康服务”等,建设众创空间,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和创业活动,做好创业项目的跟踪、指导和孵化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学生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创业。支持鼓励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论证设置相关特色赛项。相关院校要根据毕业生特点,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养老服务等公益属性较强的社会服务机构和城乡社区、家庭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新增相关专业课教师原则上应从具备家政、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工作经历人员中引入和选聘。优先支持社会服务相关专业领域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对相关专业予以重点推进。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中向社会服务相关专业倾斜。依托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紧缺领域人才培训。 13.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入国(境)外相关领域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技术标准,组织30所左右院校和企业引进国际先进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开发本土化培养培训标准、方案、专业课程和教材。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研讨活动。 紧缺人才有哪些 人工智能行业中,紧缺专业人才集中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化、信息管理与信息新系统等专业。岗位需求比例较高的有技术总监(CTO)、资深算法工程师等。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紧缺专业人才集中于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生物学等专业;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专业同样有一定需求。岗位需求比例较高的有质量总监、制剂研发总监、知识产权和专利工程师等。
中职学校招生网(https://www.82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最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
就业难”一直是困扰高校毕业生的难题。然而,就业竞争的持续加剧并不能阻挡一些热门专业走俏职场。关于最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排名. 就业难”一直是困扰高校毕业生的难题。然而,就业竞争的持续加剧并不能阻挡一些热门专业走俏职场。 物业管理:就业率100% 物业公司对物业理念认识的升级以及居住社区化的快速发展,给这个行业的就业带来不少新契机。物业管理的职责已不仅仅是过去管理煤气水电、打扫卫生了,而是帮助业主提升物业价值,并追求其中的附加价值。 ★点评:近几年,物业管理专业出现了报名冷、
关于最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排名. 就业难”一直是困扰高校毕业生的难题。然而,就业竞争的持续加剧并不能阻挡一些热门专业走俏职场。 物业管理:就业率100% 物业公司对物业理念认识的升级以及居住社区化的快速发展,给这个行业的就业带来不少新契机。物业管理的职责已不仅仅是过去管理煤气水电、打扫卫生了,而是帮助业主提升物业价值,并追求其中的附加价值。 ★点评:近几年,物业管理专业出现了报名冷、
辽宁何氏医学院护理学 辽宁何氏医学院护理学: 学制4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要求: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急慢性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及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老年护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护理科研能力及医学英语应用能力。 课程设置: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
辽宁公办中专学校排名前十 辽宁公办中专学校排名前十如下: 1、沈阳市金融学校: 沈阳市金融学校始建于1979年,全日制普通中专,是国家级重点和辽宁省示范学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是沈阳市重点建设的万人学校。学校办学规模10000人,其中全日制中专、“3+2”、成人大专学历在校生6000人,培训与技能鉴定每年达4000人次。 2、沈阳铁路机械学校: 创建于19
韶关中职学校排名 韶关中职学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韶关市北江中等职业学校、仁化县中等职业学校、韶关市振华中等职业学校。 1、韶关市北江中等职业学校 创建于1995年5月,是经韶关市教育局批准。广东省教育厅备案成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为三年,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由国家教育部门核发《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享受中专毕业生待遇。 学校是韶关市重点中等职
梅州市最好的职校排名 梅州市最好的职校排名介绍如下: 1、广东省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梅州农业学校;3、梅州职业技术学校。 1、广东省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宁江河畔,邻近兴宁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校园秀丽,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是学习医学知识的理想之地。 2004年1月在梅州市中职教育布局调整中,经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升
全国最好的中专学校排名 重点中专学校排名 1.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2.上海市交通学校 3.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4.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5.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6.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高级技工学校) 7.湖北省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8.福建化工学校 9.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10.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好的中专学校介绍 1、四川西南
广西最好的中职学校排名 排名如下: 1、广西银行学校: 广西银行学校(现改名为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管理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 2、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广西轻工技师学院)创办于1978年,直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1992年通过自治区普通技工学校教育质量合格评估,1995年被自治区批准为省部级重
2023-09-09 19:57:37
2023-11-21 08:39:50
2023-09-29 23:54:43
2023-09-18 05:02:57
2023-10-16 02:08:34
2024-04-07 16: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