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职学校 > 正文

山东高职院校扩招5.6万余人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2023-03-13 16:51:15 | 中职学校招生网

山东高职院校扩招5.6万余人 退役军人、农民工、在岗职工等均可报名

  职校招生网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高职院校2019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7月12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发布《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实施方案》,这也是今年山东省内第二次大范围扩招,扩招名额更是达到56752人,8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供考生选择。这次扩招谁能报、怎么报、考什么、考上以后又学什么?7月23日下午,山东省教育厅举行新闻通气会,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据介绍,招生形式以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为主。此次扩招将招生对象划分为A、B、C三类。A类: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B类:退役军人;C类: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等。

  报名条件

  审核标准:具有山东省户籍或在山东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人员;非山东省户籍的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及完整学习经历,并合格毕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B类、C类。已参加2019年我省春季高考或夏季高考考试的考生,不再参加本次单独招生报名及考试。

  怎么报名?

  8月3日—6日每天工作时间9:00-17:00在所在县(市、区)集中办公点集中进行资格审核、报名及高考报名费缴纳。

  报名要带哪些东西?

  A类: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B类: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本人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山东省高职院校扩招资格审核登记表》(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现场审核)

  C类: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山东省高职院校扩招资格审核登记表》(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现场审核,农民由农业农村部门现场审核,在岗职工和下岗职工由工会现场审核)。在山东务工人员还需携带劳动合同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在哪儿报志愿?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高职单招填报志愿平台:http://wsbm.sdzk.cn/gzdz/

  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

  第1次为首次志愿,志愿填报时间为8月9日至11日(每天8:00至20:00)

  第2次为征集志愿,志愿填报时间为9月12日(8:00—20:00)

  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填报“1个学校+1个专业(类)”志愿;征集志愿同时填报院校、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首次志愿填报结束后,考生根据各试点院校招生章程要求,到首次志愿学校缴纳考试费用、打印准考证并参加考试。

  考什么?

  考试时间统一为8月27日。

  A类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文化素质320分,专业技能430分。

  B类考生: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面试,总分750分,分心理素质、身体条件、职业能力倾向、技术技能基础四部分。

  C类考生: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面试,总分750分,分心理素质、身体条件、职业能力倾向、技术技能基础四部分。

  什么时候可以查录取情况?

  第1轮首次志愿学校:9月7日前完成录取,并在招生院校网站公示满3个工作日。

  第2轮征集志愿学校:9月19日前完成录取,并在招生院校网站公示满3个工作日。

  教学与管理

  1.分类教学

  A类与通过高考入学的高中阶段学生一同培养。

  B类单独编班、教学、考核,考核以全日制高职相同专业实

  施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C类单独编班、教学、考核,考核以全日制高职相同专业实施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可记入本人的学业学分。

  2.分类管理

  A类与通过高考入学的高中阶段学生一同管理。

  B类、C类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期、弹性学时,学生的学业年限既可以2-3年,也可放宽至3-6年。

  毕业

  此次扩招录取的考生,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由学校颁发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与普通学生毕业证书相同。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招生热点问答

  B类:退役军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高职院校2019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刚刚发布的《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实施方案》,56752人次的扩招大军里,明确把我们最可爱的退役军人们作为单独的一个大的类别进行招生。关于这次的高职扩招,大家肯定还有好多问题要问,小编在这里就一一进行解答。

  问题1 :报名有什么条件?

  答:具有山东省户籍或在山东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人员;非山东省户籍的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及完整学习经历,并合格毕业。

  问题2:退役军人怎么考?

  答:退役军人不参加文化素质考试,只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面试,分心理素质、身体条件、职业能力倾向、技术技能基础四部分。重点考核学生未来能够适应哪些工作。

  问题3:要和刚毕业的高中生一起竞争吗?感觉好有压力喔。

  答:《方案》规定,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B类、C类。其中,B类指的就是咱们退伍军人。

  问题4:考上以后怎么上课?学制一共几年?

  答:退役军人入学后,将会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单独编班、教学、考核。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期、弹性学时,学生的学业年限既可以2-3年,也可放宽至3-6年。学习方式可以很贴心,很灵活,但还是要保证学习质量哟。

  问题5:毕业证和其他普通学生是一样的吗?

  答:只要达到毕业要求,学校颁发的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与普通学生毕业证书是一样的。而且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问题6:有哪些资助政策吗?

  答:具有山东户籍,2011年之后入伍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学费、住宿费全免,每人每月还可以领取400元补助,补助3年(寒暑假除外);具有山东户籍,2011年之前入伍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省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所有山东户籍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我省高校就读的,享受免学费政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每生每年最高可申请8000元助学贷款,入学以后还可申请获得助学金或勤工助学岗位等。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还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总之,不会让一个退役军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问题7:有这样的好事,请问什么时候报名?去哪里报名?怎么填报志愿呢?

  答:这个表格很详细哦!

  问题8:有哪些学校可以选?

  答:具体有哪些学校和专业可以选择,大家可以登录“山东省教育厅”网站(http://edu.shandong.gov.cn/),“政策文件”一栏,找到“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下面的附件里就有“2019年山东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第二批)招生计划限额表.doc”,可以下载查看。

  C类: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

  问题解答

  问题1 :报名有什么条件?

  答:对照以下两条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就可以报名

  (1)具有山东省户籍或在山东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人员;

  (2)非山东省户籍的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及完整学习经历,并合格毕业。

  问题2:我符合这些条件,怎么报名?

  答:带上你的身份证、户口本、劳动合同证明原件、复印件去所在县、区的集中办公点进行资格审核并报名。

  问题3:要和刚毕业的高中生一起竞争吗?感觉好有压力喔。

  答:《方案》规定,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B类、C类。其中,C类指的就是咱们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

  问题4:高中毕业这么多年了,文化课没准备好怎么办?

  答:C类考生(含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不考文化课。所有C类考生只需要考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面试,主要分心理素质、身体条件、职业能力倾向、技术技能基础四部分。

  问题5.离开学校这么久,会不会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答:没关系,首先咱们会被单独编班、教学、考核,如果你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就可以记入学业学分。学业年限既可以2-3年,也可放宽至3-6年。根据具体情况,学业可长可短,充分满足大家的各种需求。学习方式可以很贴心,很灵活,但还是要保证学习质量哟。

  问题 6.上学耽误干活,经济条件不允许怎么办?

  答: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省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如果您目前是企业单位在职职工,可由企业在提取的职工教育费中支出,同时明确提出鼓励企业支持员工带薪就读高职院校。如果您没有在企业就职,所有山东户籍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我省高校就读的,享受免学费政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每生每年最高可申请8000元助学贷款,入学以后还可申请获得助学金或勤工助学岗位等。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还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总之,不会让一个农民兄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问题7.说了这么多跟应届毕业生不一样的,那毕业证能一样吗?

  答:是一样的。顺利毕业后取得的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不仅与普通学生毕业证书相同,而且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都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问题8.今年有哪些院校可供选择?

  大家可以登录“山东省教育厅”网站(http://edu.shandong.gov.cn/),“政策文件”一栏,找到“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下面的附件里就有“2019年山东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第二批)招生计划限额表.doc”,同时还有“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doc”,大家可以下载查看。

  流程指南

  经过小编的梳理,你是不是已经看到高职院校在向你招手了呢?如果还有更多想了解的,您也可以直接向当地教育部门咨询。最后,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报名、填报志愿的时间、地点,请看下面这张表格。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此套教材也成为我国第一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传统文化教材。

  如今,半年多过去了,课程实施情况如何?作为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山东样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让我们一起关注。

  消除散乱化、碎片化、知识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迄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仍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然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新一代孩子们心中,并不简单。

  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受怎样?有47.77%认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不足”,42.01%认为“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24.91%认为“学生没有兴趣,缺乏热情”,16.36%认为“家长怕影响课业不支持”……2016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1.3万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摸底”,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尽管不少地方和学校也有开展诵读经典、校本课程、非遗文化展等,但散乱化、碎片化、知识化问题仍然凸显。“我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就有不少困惑,如内容重点是什么、科学性如何把握、师资如何配置与培训,还有课程定位、课程性质、学习形式等。”山东枣庄十五中校长邓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散乱化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不系统、无组织,学校往往各自为政,热情有余而成效不足;碎片化就是教学时间不确定、教学内容随意化,呈现“散点碎片”形态;知识化就是把浸润教育变成了知识灌输,知识量有余而入脑入心不足。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正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还有管子、墨子、荀子、孟子等文化巨子留下的文化遗产。山东理应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说。

  而要走在前列,亟待突破发展瓶颈。“文化教育需要真正的以人为本,寻求更适宜的途径,让孩子心灵里蓄积文化的情感和情怀。只有通过生命感悟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种子,在一个个体的生命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山东省教科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指出。

  2016年,山东省教科院发出《关于推荐首批“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的通知》,确定了88所实验学校。数字国学体验馆、中华诗书画融合教育、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情境互动……一系列探索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先行先试。

  生欢喜心,增加亲近感

  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二年级)》第一课,是“大道至崇”。首先是“熟读精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摘自《论语·里仁》)”“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摘自《老子》第六十二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摘自《荀子·子道》)”每一段文言文之后,都有释义。

  最后是“切己体察”,古人所说的“道”,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理想。中职学校招生网

  “关于学派选择,我们以儒家为主,兼采百家。”张志勇表示,课程内容坚持以原典为主,如儒家文化即以四书五经为主。“我们的课程教材不要离开原典的‘二手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不会作为主要内容出现。”

  初衷十分美好,但有人也提出了疑问:经典相对晦涩,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就开始研读,会不会难度太大,甚至造成厌学?一些课程会不会与现有语文、历史等内容重叠,造成重复教学?

  针对难度问题,课程教材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行合一”来化解,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均不一样。在小学,重在培养学生“生欢喜心,增亲近感”,熏染培养传统礼仪规范;在初中,重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能力;在高中,重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理性认识,进而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重心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张志勇强调,因此不存在“替代”其他学科内容问题,“其他学科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传统文化课程旨在端正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按照课时安排,义务教育学校每年级一册,每学期16课时;高中学校一二年级各一册,每学期18课时,共计4学分。“这都在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总课时中进行安排,不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张志勇说。

  教材和课程只是一个引子

  有底气开创“全国第一”,山东已经做了10年的准备。早在2008年,山东就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将“传统文化”作为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之一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2009年起,山东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发了以弘扬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统一了课时开设要求,纳入地方必修课程管理。“全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审定通过了60余类地方选修课程,其中传统文化领域的课程占比逾六成。”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些年来,山东教育主管部门还联合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少年儿童书信文化系列活动、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艺术家进校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多数都以传统文化为背景。

  “山东过去10年来的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张志勇介绍,为了储备师资,两年来,山东省教育厅支持山东省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已培训教师3万人次。

  4月的一天,下课铃响,山东枣庄十五中七年级学生陈晓雅意犹未尽地说:“我喜欢情景再现式的学习方法,我和同学效仿并感受古人,太有趣了!”“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滋养了性情,又培养了品德。我认为,死记硬背学不好传统文化,关键要理解,还要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黄家和补充道。

  据悉,为了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枣庄十五中专门配置了3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职教师,并配备5名兼职教师和活动辅导员,成立了传统文化教研室。“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纳入教师工作考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其实施。”邓淇介绍。

  “国民教育体系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根本的阵地,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孩子对经典的领悟和感受可以受用终身。”在张志勇看来,教材和课程只是个“引子”,学校和家庭更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日常化,如晨诵、暮读等,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山东高职院校扩招5.6万余人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