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职学校 > 正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2023-03-15 11:18:59 | 中职学校招生网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此套教材也成为我国第一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传统文化教材。

  如今,半年多过去了,课程实施情况如何?作为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山东样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让我们一起关注。

  消除散乱化、碎片化、知识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迄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仍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然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新一代孩子们心中,并不简单。

  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受怎样?有47.77%认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不足”,42.01%认为“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24.91%认为“学生没有兴趣,缺乏热情”,16.36%认为“家长怕影响课业不支持”……2016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1.3万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摸底”,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尽管不少地方和学校也有开展诵读经典、校本课程、非遗文化展等,但散乱化、碎片化、知识化问题仍然凸显。“我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就有不少困惑,如内容重点是什么、科学性如何把握、师资如何配置与培训,还有课程定位、课程性质、学习形式等。”山东枣庄十五中校长邓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职学校招生网

  散乱化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不系统、无组织,学校往往各自为政,热情有余而成效不足;碎片化就是教学时间不确定、教学内容随意化,呈现“散点碎片”形态;知识化就是把浸润教育变成了知识灌输,知识量有余而入脑入心不足。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正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还有管子、墨子、荀子、孟子等文化巨子留下的文化遗产。山东理应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说。

  而要走在前列,亟待突破发展瓶颈。“文化教育需要真正的以人为本,寻求更适宜的途径,让孩子心灵里蓄积文化的情感和情怀。只有通过生命感悟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种子,在一个个体的生命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山东省教科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指出。

  2016年,山东省教科院发出《关于推荐首批“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的通知》,确定了88所实验学校。数字国学体验馆、中华诗书画融合教育、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情境互动……一系列探索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先行先试。

  生欢喜心,增加亲近感

  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二年级)》第一课,是“大道至崇”。首先是“熟读精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摘自《论语·里仁》)”“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摘自《老子》第六十二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摘自《荀子·子道》)”每一段文言文之后,都有释义。

  最后是“切己体察”,古人所说的“道”,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理想。

  “关于学派选择,我们以儒家为主,兼采百家。”张志勇表示,课程内容坚持以原典为主,如儒家文化即以四书五经为主。“我们的课程教材不要离开原典的‘二手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不会作为主要内容出现。”

  初衷十分美好,但有人也提出了疑问:经典相对晦涩,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就开始研读,会不会难度太大,甚至造成厌学?一些课程会不会与现有语文、历史等内容重叠,造成重复教学?

  针对难度问题,课程教材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行合一”来化解,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均不一样。在小学,重在培养学生“生欢喜心,增亲近感”,熏染培养传统礼仪规范;在初中,重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能力;在高中,重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理性认识,进而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重心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张志勇强调,因此不存在“替代”其他学科内容问题,“其他学科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传统文化课程旨在端正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按照课时安排,义务教育学校每年级一册,每学期16课时;高中学校一二年级各一册,每学期18课时,共计4学分。“这都在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总课时中进行安排,不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张志勇说。

  教材和课程只是一个引子

  有底气开创“全国第一”,山东已经做了10年的准备。早在2008年,山东就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将“传统文化”作为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之一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2009年起,山东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发了以弘扬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统一了课时开设要求,纳入地方必修课程管理。“全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审定通过了60余类地方选修课程,其中传统文化领域的课程占比逾六成。”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些年来,山东教育主管部门还联合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少年儿童书信文化系列活动、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艺术家进校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多数都以传统文化为背景。

  “山东过去10年来的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张志勇介绍,为了储备师资,两年来,山东省教育厅支持山东省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已培训教师3万人次。

  4月的一天,下课铃响,山东枣庄十五中七年级学生陈晓雅意犹未尽地说:“我喜欢情景再现式的学习方法,我和同学效仿并感受古人,太有趣了!”“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滋养了性情,又培养了品德。我认为,死记硬背学不好传统文化,关键要理解,还要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黄家和补充道。

  据悉,为了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枣庄十五中专门配置了3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职教师,并配备5名兼职教师和活动辅导员,成立了传统文化教研室。“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纳入教师工作考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其实施。”邓淇介绍。

  “国民教育体系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根本的阵地,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孩子对经典的领悟和感受可以受用终身。”在张志勇看来,教材和课程只是个“引子”,学校和家庭更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日常化,如晨诵、暮读等,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 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70人,本科批,共9个招生专业。

  随着报考季到来,就家长及考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职校招生网专访了山东建筑大学招生办副主任李婵。

  主持人:在节目的一开始呢,能否给广大考生和家长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大致情况?

  学校:山东建筑大学位于济南市临港开发区,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2016年,建筑学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入选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学校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或复评,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学校土建类专业建设水平居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主持人:请您简单介绍下贵校2018年招生计划如何安排?

  学校:2018年学校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本科6310人,专科400人)。面向山东省招收本科5216人、专科400人。其中普通本科文理类4126人,本科艺术类350人(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0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划260人,校企合作办学项目210人,农村地方专项计划70人,济南走读生200人(文史类40人,理工类160人)。面向29个外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1094人(文史类254人,理工类840人)。考生填报志愿时,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机构正式公布计划为准。

  主持人:与往年比,今年招生有什么变化?

  学校:1.新增校企合作招生专业: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我校现共有三个专业方向招收校企合作办学本科计划,文理兼招。其中英语(跨境电商方向),计划招生60人;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计划招生50人;会计学为(金融外包方向),计划招生100人。

  2.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方向)、地理信息科学等原理工类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原文史类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计划。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要求有美术基础,入学后不再加试美术,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自行参加美术学习和培训。

  3.录取原则改变:普通文理类取消原来的专业级差,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艺术类专业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报考,执行综合分分数优先录取原则。

  4.增加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70人,本科批,共9个招生专业,均为我校优势专业,面向我省53个县(市、区)实行招生。

  主持人:很多考生对入学后对能否转专业比较关注,请问咱们学校的学生入校之后是否可以调整专业?如果可以,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学校:1.考生入校后,按照我校有关规定,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学期开始申请修读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以获得主修毕业证书和辅修专业证书以及两个学位证书(修读的两个专业授予同一类别学位的只有主修专业学位证书)

  2.按学校规定,考生入校学习一年后,成绩排名专业前50%的学生可填写转专业志愿申请, 10%的学生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除外)。

  主持人:就业情况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可否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就业情况?

  学校: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名列山东高校前茅。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每年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保持在20%左右,到济南青岛就业的50%左右,到北上广就业的10%左右;

  主持人: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生涯规划变得至关重要。选专业和孩子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在专业的选择方面,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学校:选择专业不仅需要从个人兴趣、个人能力出发、而且要考虑专业本身的发展,比如专业的课程内容、就业前景等等。所以,考生们要多方位地了解专业信息才是。

  主持人: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实行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面临多重选择,您多年在招生一线工作,那对今年新高一的学生 ,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学校:对于第一届“吃螃蟹”的新高一学生和家长来说,确实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去选。如果孩子有特长,最为理想的办法还是根据特质、特长来选择,这也是改革的初衷,只有最适合孩子的科目,乃至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我校在六科中,选择物理可报考的专业(方向)数最多,高达55门,占比为98.2%;选政治可报考的专业(方向)数最少,可报考15门,占比为26.8%。

  总之,建议家长和同学们还是要提早动手,确定好符合自身特长和高校大概率选考科目更为保险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相关推荐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汇集海内外优秀人才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汇集海内外优秀人才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14 08:58:50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19 06:52:48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喜报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喜报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16 03:57:54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定了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定了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15 07:47:04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关注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关注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20 18:53:33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山东交通学院招生访谈:计划招生6460人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山东交通学院招生访谈:计划招生6460人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26 18:24:53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筑梦未来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筑梦未来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19 05:39:49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高考季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 高考季

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访谈实录:计划招收6710人新增校企合作专业 职校招生网讯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

2023-03-28 1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