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16:25:36 | 中职学校招生网
职校招生网讯 山东建筑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今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70人,本科批,共9个招生专业。
随着报考季到来,就家长及考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职校招生网专访了山东建筑大学招生办副主任李婵。
主持人:在节目的一开始呢,能否给广大考生和家长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大致情况?
学校:山东建筑大学位于济南市临港开发区,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2016年,建筑学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入选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学校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或复评,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学校土建类专业建设水平居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主持人:请您简单介绍下贵校2018年招生计划如何安排?
学校:2018年学校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710人(本科6310人,专科400人)。面向山东省招收本科5216人、专科400人。其中普通本科文理类4126人,本科艺术类350人(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0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划260人,校企合作办学项目210人,农村地方专项计划70人,济南走读生200人(文史类40人,理工类160人)。面向29个外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1094人(文史类254人,理工类840人)。考生填报志愿时,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机构正式公布计划为准。
主持人:与往年比,今年招生有什么变化?
学校:1.新增校企合作招生专业: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新增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我校现共有三个专业方向招收校企合作办学本科计划,文理兼招。其中英语(跨境电商方向),计划招生60人;英语(翻译与本地化方向),计划招生50人;会计学为(金融外包方向),计划招生100人。
2.建筑学等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方向)、地理信息科学等原理工类专业增加文史类招生,原文史类法学专业增加理工类招生计划。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要求有美术基础,入学后不再加试美术,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自行参加美术学习和培训。
3.录取原则改变:普通文理类取消原来的专业级差,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艺术类专业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报考,执行综合分分数优先录取原则。
4.增加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地方农村专项支持计划由去年40人增加到70人,本科批,共9个招生专业,均为我校优势专业,面向我省53个县(市、区)实行招生。
主持人:很多考生对入学后对能否转专业比较关注,请问咱们学校的学生入校之后是否可以调整专业?如果可以,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学校:1.考生入校后,按照我校有关规定,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学期开始申请修读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以获得主修毕业证书和辅修专业证书以及两个学位证书(修读的两个专业授予同一类别学位的只有主修专业学位证书)
2.按学校规定,考生入校学习一年后,成绩排名专业前50%的学生可填写转专业志愿申请, 10%的学生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除外)。
主持人:就业情况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可否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就业情况?
学校: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名列山东高校前茅。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每年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保持在20%左右,到济南青岛就业的50%左右,到北上广就业的10%左右;
主持人: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生涯规划变得至关重要。选专业和孩子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在专业的选择方面,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学校:选择专业不仅需要从个人兴趣、个人能力出发、而且要考虑专业本身的发展,比如专业的课程内容、就业前景等等。所以,考生们要多方位地了解专业信息才是。
主持人: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实行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面临多重选择,您多年在招生一线工作,那对今年新高一的学生 ,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学校:对于第一届“吃螃蟹”的新高一学生和家长来说,确实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去选。如果孩子有特长,最为理想的办法还是根据特质、特长来选择,这也是改革的初衷,只有最适合孩子的科目,乃至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我校在六科中,选择物理可报考的专业(方向)数最多,高达55门,占比为98.2%;选政治可报考的专业(方向)数最少,可报考15门,占比为26.8%。
总之,建议家长和同学们还是要提早动手,确定好符合自身特长和高校大概率选考科目更为保险。
职校招生网讯 11月20日至21日,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山东省首届STEM教育高峰论坛暨“岛城教育家成长”系列论坛在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举行。山东省教科院副院长李文军、山东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波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立平主持会议。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代表8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形式上采用主旨报告、分论坛、公开课等,围绕“协同创新,构建特色STEM教育生态系统”主题展开研讨。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研究员,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崔琰,山东省教科院STEM协同中心副主任赵亮,分别作“STEM教师能力等级与教师培训”“促进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实践”“山东省STEM教育发展报告”主旨报告,对STEM教师培训及教师专业发展作了深入剖析,展示了山东特色STEM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框架。
四个平行论坛24所学校分别围绕“区域推进STEM教育的路径”、“STEM课程建设和校内外合作育人模式”、“STEM教与学方式创新与新高考”、“特色学校建设与教师队伍培养”主题,探讨交流了区域推进STEM教育发展路径、STEM教育课程建设、校内外融合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特色STEM学校建设等方面探索、实践经验与策略。
21日,青岛第三十九中学柳艳、北京市博顿创意国际幼儿园李莎汀、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宁磊、青岛八大峡小学殷洁四位老师将分享“STEM背景下的高中生物项目式教学——以《果酒制作——细胞呼吸》为例”、“我的停车场”、“究竟是哪一种淀粉酶?”、“神奇密语”公开课。山东省教科院STEM协同中心将发布《山东省STEM教育项目学校培育工程(试用稿)》,并就构建山东特色STEM教育生态系统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深度剖析。
论坛专家、学者、校长、老师们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产生共鸣,擦出智慧火花,场面热烈,秩序井然,共同为构建山东特色STEM教育生态系统凝智聚力,献计献策。
中职学校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2023-09-09 19:57:37
2023-11-21 08:39:50
2023-09-29 23:54:43
2023-09-18 05:02:57
2023-10-16 02:08:34
2024-04-07 16: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