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职学校 > 正文

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简介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简介

2023-05-10 14:09:32 | 中职学校招生网

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简介

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创办于1965年,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省级国办中等艺术专业学校,是山东舞蹈、戏曲等紧缺艺术人才教育基地、山东地方戏曲后备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现有中国舞表演、京剧、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杂技表演等专业。2009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校招生网

学校重点发展文化艺术类专业,办学特色鲜明,构建了创新型艺术教育办学模式。中国舞表演专业和京剧专业主要面向高等艺术院校和专业艺术院团输送优质毕业生。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等地方戏曲专业主要为山东地方戏曲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吕剧专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学校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学院艺术考级的山东省省级承办单位,面向全省开展舞蹈考级和音乐考级并承担中国舞蹈家协会社会舞蹈教师师资培训。

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办学成绩突出,形成了“中国舞、山东戏”特色艺术教育品牌。舞蹈专业获得第十届“桃李杯”群舞组表演一等奖、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群舞组表演一等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铜奖、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二等奖、2011山东省舞蹈大赛一、二等奖。戏曲专业获得第二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学京赛)铜奖、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一届、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戏曲比赛铜奖、山东省第五届戏曲红梅大赛一等奖等全国及我省重要比赛奖项。学生参加艺术高考专业通过率达到100%,升学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深造,或进入省内外专业院团成为重要演出力量。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创作生产、演出实践并重,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教师参与的课题获得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届全国“桃李杯”比赛舞蹈原创教学剧目二等奖、“优秀园丁奖”、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编导作品二等奖。在全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全省美术大赛、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能手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文化服务,成为我省重大文化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艺术文化活动演出,参加国家侨办举办的赴美国、韩国慰问侨胞演出,参加文化部“春雨工程”-山东文化志愿者走进延边“齐风鲁韵”专场文艺演出,代表我省参加2014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全国巡演,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传统文化技艺表演赛汇报演出。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院的举办者是山东华信工贸有限公司。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为学院名誉院长。

自办学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脚踏实地、放眼世界,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经贸人才。经过12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高,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契合度不断增强。2009年12月,学院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被山东省商务厅确定为“山东省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被日照市确定为“外向型经济研究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等100余项荣誉。

学院占地67.14万平方米(1007.1亩),其中已取得土地证面积64.09万平方米(961.4亩),生均76.78平方米;校舍面积35.03万平方米(其中已取得房产证面积32.74万平方米),生均41.96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05.88万元,生均8991.2元;纸质图书113.2万册,生均136册;在校生8348人,专任教师547人,生师比15.26:1,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1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79人、“双师型”教师231人,占比分别为40.04%、51.01%、42.23%;兼职教师149人,占专任教师的27.24%。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建有国际贸易、金融、同声传译、数字媒体等115个实验实训室;有大连商品交易所、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262家实习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学院现有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41个专业,其中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均有5个以上专业。拥有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3门,参与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项目1项、国家级2项。

在长期的探索与积累中,学院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一是加强了党建与思政工作。我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建院伊始,就成立了院党委,历任党委书记均由日照市委委派,设有专职副书记,健全了各级党组织。党委书记是董事会成员,党委班子多数成员与行政班子交叉任职,参与干部选拔、教师选聘、物资采购等关键事项的决策与监督。建立了党委议事规则、“三会一课”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实行了党委委员联系二级学院、中层党员干部联系班级、教工党员联系宿舍三级联系制度,使“凝聚力工程”“阵地工程”“先锋工程”三大工程落到实处,全方位加强了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全方位加强,促进了思政工作水平的提升。我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经贸文化,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了“一二三四六”育人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搭建社区公寓和社会实践“二个平台”,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三支队伍”,拓宽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个渠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安全保卫、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六进公寓”。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效果明显,涌现出了2017年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李伟、连续两次潜入河底救人的“日照好人”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唐志伟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办学以来,学院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二是形成了“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形成了“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语类专业根据职业面向,设置职业方向课程,提高职业能力;非外语类专业根据岗位特点,加大专业外语课程开设力度,强化外语能力。充分发挥双语和“双师型”教师优势,开实、开好双语课和实践教学课,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近三年,学生总体就业率均达95%以上。根据麦可思调查,我院毕业生呈现出“就业率高、创业率高、薪资水平高、对母校满意度高”的特点。

三是推行了“精讲多练、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精讲多练、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精讲”基础理论、核心知识,“多练”专业技能,坚持学为基础、用为关键,实现“教、学、做”一体。通过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搭建校内企业平台,建设创业平台,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延伸到企业,拓展到创业基地,使学生在“精讲多练”“学用结合”中得到提高。近五年学生有1074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91人次,省级特等奖、一等奖145人次。

四是畅通了“三引三送”的国际化办学道路。我院坚持开放办学,畅通了“三引三送”的国际化办学道路,即引进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优秀教师和优质教材等资源、引进国外留学生,送学生国外留学、送学生国外就业、送教师境外进修。近五年,累计引进高层次外教150余人次、“海归”人员60余人,引进国外留学生300余名;累计输送800余名学生国外深造,300余名学生国外就业,近200名教师境外培训;与美国帕克大学、俄罗斯卡卢加国立大学等69所境外高校结为姊妹学校,与韩国仁德大学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AU+亚洲大学联盟”,有力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高。

五是践行了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我院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一是广泛开展应用研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日照外向型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等机构。近五年,累计完成咨询报告138份,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如依托金融专业,2017年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建产业培训基地(该所在全国设立的唯一一所),截至目前到我院接受免费培训的金融类企业达100余家;依托电商物流专业群及“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为企业免费培训350余人次;依托外语各专业,先后为日照五征集团、日照港集团等企业免费开展外语培训600余人次,为日照市、陕西大荔县免费培训英语教师600余人次,为日照市委市政府、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和中澳经贸论坛等提供翻译服务百余次。

当前,随着山东省和日照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人才培养和服务发展,进一步稳中求进、发展内涵,改革创新、提升质量,努力实现教学改革新突破、国际交流合作新突破、服务地方新突破,为实现省市“十三五”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简介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简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