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9 05:03:15 | 中职学校招生网
职校招生网讯 上学不仅不花一分钱,每月还能领1000多块钱?高中阶段就能上飞机体验飞行?高考还能加60分?这种好事是真的吗?2018年度山东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初选工作已在全省各地市陆续展开,这项惠及广大优秀青少年学生的招生政策再次开启。
建立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公安部和原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依托全国16所重点中学,为空军提前培养一流飞行后备人才的重大举措,自2015年开办以来,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山东省每年招生130人,其中山东省实验中学招生100人,山东省北镇中学招生30人。三年来,全省已有383名初中毕业生进校学习。
航空实验班坚持走精招精选、精英教育之路,报名考生需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测和政治审查,并依据考生中考成绩择优录取。报名基本条件为户籍、学籍均在我省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男,年龄在14-16周岁,身高在163-183cm之间,体重在48kg以上;录取时未满15周岁的,身高可放宽至162cm,体重可放宽至46kg。使用空军C型视力检查表,双眼裸眼远视力均在1.0以上,未做过视力矫治手术,无色盲、色弱、斜视等。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为提前批次录取,不影响考生报考当地普通高中,考生报名、检测等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定选期间食宿、往返路费均由空军报销。
航空实验班学生在校期间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丰厚待遇保障。承办中学选派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空军选派现役军官常驻学校,配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护航。空军为学生每人每天发放25元伙食补贴,每月发放400元生活津贴,并免费发放制式服装、鞋帽、被褥及相关学习用品,全部学杂费用也由空军承担。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还会接受国防教育、军事体育、航空知识、飞行训练等航空特色教育训练,高二暑假就可以驾驶飞机体验飞行,根据体验飞行表现还可享受高考加分政策,最高可以加60分!学生高三毕业参加招飞选拔,体格检测和高考成绩均合格者,即可成为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学员,由空军赋予干部身份。高考成绩优异者还有机会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成为一名“双学籍”飞行学员。据空军招飞局济南选拔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我省高考成绩在630分左右的考生就可以进入三所名校进行联合培养。
我省(我市)有意报考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考生可登录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省北镇中学官方网站进行报名,并于规定时间参加体检,错过体检的学生也可到就近地市参加体检。(通讯员/范海沛)
附:各地市初选时间及地点
山东省各地市初选时间及地点安排
临沂市
检测时间:4月11日-4月12日
地点:临沂一中北校区(长沙路与孝河路交汇)
莱芜市
检测时间:4月19日
地点:莱芜一中新校区(莱城区汶水大道29号)
济南市
检测时间:4月20日-21日
地点:济南招飞大厦(市中区英雄山路105号)
东营市
检测时间:4月14日
地点:东营实验学校东门(东营市大渡河路150号,东门位于广州路)
泰安市
检测时间:4月9日-4月10日
地点:泰安市第六中学新校区(泰安市泰山区花园路266号)
日照市
检测时间:4月14日-4月15日
地点:日照市第二实验中学(山东路456号)
青岛市
检测时间:4月16日-4月17日
地点: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教学楼(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威海市
检测时间:4月9日-4月10日
地点:威海市城里中学(威海市世昌大道城里中学南门)
烟台市
检测时间:4月12日-4月13日
地点: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焕新路1号)
潍坊市
检测时间:4月15日-16日
地点:潍坊广文中学(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289号)
以下地市已初选完毕,错过的考生可到就近地市参加体检。
德州市
检测时间:4月1日-4月2日
地点:德州市第十中学(德城区康乐路1号)
菏泽市
检测时间:3月30日-3月31日
地点:牡丹区长城学校(菏泽市牡丹区句阳路)
济宁市
检测时间:4月1日-4月2日
地点: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金宇西路25号)
枣庄市中职学校招生网
检测时间:4月3日-4月4日
地点:枣庄市四十一中学南校区(市中区文化西路32号)
聊城市
检测时间:3月30日-3月31日
地点:聊城第二中学(东昌府区陈庄路15号)
滨州市
检测时间:4月3日-4月4日
地点:山东省北镇中学(滨州市黄河八路379号)
职校招生网讯 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动力的人才力量,是培养“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的后备骨干人才资源,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和希望。在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双招双引”持续升温之际,做好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的引进、招收、培养等工作,对于适应人才竞争新形势、抢占人才竞争制高点、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用结合的“制度特区”
山东是全国最早开展博士后工作的省份之一,早在1988年就在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设立了第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在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单位设立了第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来,山东把博士后制度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制度创新引领博士后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制度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了支撑博士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意见》,在改革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培养质量、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在户籍管理、职称评定、人员编制等多方面打破限制,走在了全国前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山东省博士后资助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增加了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资助项目种类,扩大了资助范围,提高了资助力度,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博士后创新创业资助体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先后出台了《山东省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创新博士后载体平台建设,提升博士后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推动全省博士后事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牵头组建了由发改、教育、科技、公安、财政等省直部门和有关博士后设站单位组成的山东省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全省博士后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理顺了博士后管理服务体制。
加大投入力度,构建科学完善的博士后创新创业资助体系
博士后制度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为国选才育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省积极争取国家博士后经费资助,不断加大本省经费投入力度,扩大经费覆盖范围,逐渐构建起了更科学完善、结构合理的博士后创新创业资助体系。近5年来,积极争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香江学者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等项目落户山东,累计2700余名博士后获得国家各类资助总金额达2.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2006年,省财政设立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2013年,增加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项补助经费,致力于为优秀博士后提供科研“种子基金”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我省对博士后的资助项目又进一步扩展为“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省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省博士后设站招收补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等5个子项,博士后经费投入总规模达到1500万元/年,项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至2018年底,省财政共向博士后事业累计投入专项经费8600万元。同时,各地政府和博士后设站单位也进一步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已累计投入各类博士后经费约30亿元。
强化平台支撑,搭建青年人才施展才华的干事舞台
从人才成长规律看,中青年时期是最佳成长期。博士后制度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一种好方法,可以有效缩短青年科技人才学术研究的训练时间,使他们提前进入发明创造阶段。博士后站是博士后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进行成果转化的科研载体,是凝聚博士后聪明才智、助推博士后发明创造的重要创新平台。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部署,山东省积极推进博士后站建设。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拥有博士后站459个,设站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7个,分布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9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涵盖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12个学科门类的7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22个,实现了山东省16个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覆盖,基本涵盖了全省能源、环境、机械、电子、化工、医疗卫生、制药等行业中的重点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研院所;具备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同时,自主打造博士后创新平台,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80个。2019年,在青岛市城阳区设立首家“省级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并开展支持博士后创业工作试点。依托博士后站,山东积极培养、引进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博士后招收人数稳步增长,培养质量日益提高,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博士后队伍已经成为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生力军。2016年,我省当年博士后招收数量首次突破1000人,达到1300人;2017年、2018年均超过1000人。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过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成为“长江学者”,7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8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423人获得“863”、“973”首席专家、泰山学者等其他国家或省部级荣誉称号。
服务发展大局,引领、支撑、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大多在28-35岁,是人一生中创新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进取心最强的时候,处于创新创业的“黄金时期”。多年来,我省广大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奋战在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一线,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截止目前,我省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603项;在站博士后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以科研项目2519项,已授权专利1653项。特别是不断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效益显著,培育了一大批支柱产业。截止目前,我省博士后事业共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3.89亿元。比如中国海洋大学的博士后马小航同志,带领团队先后推出了3代智能电视产品,研究开发的“Android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为海信集团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利税4.1亿。再比如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王建伟同志,带领勘探项目组,实现成功探井50余口,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90万吨,为油田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山东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突破10000人 职校招生网讯7月4日12:30,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审批手续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严侠成为山东省第1000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截至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29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达到10157人。 博士后,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是全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力和发展
2023-09-09 19:57:37
2023-11-21 08:39:50
2023-09-29 23:54:43
2023-09-18 05:02:57
2023-10-16 02:08:34
2024-04-07 16: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