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18:10:23 | 中职学校招生网
职校招生网讯 7月26日,“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大学剧院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由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山东省委网信办等12个省直部门共同主办,青岛大学承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协办。山东省共有136所高校、74000余支团队、27余万名大学生,16市77所中职中专学校、1600余支团队、6000余人报名参赛,经过校赛、复赛层层选拔,共有72所高校的299项作品进入决赛。在经过两天半的激烈角逐后,最终产生冠军1项、亚军2项、季军3项,金奖项目100个、银奖项目199个、铜奖项目301个,单项奖4个。
闭幕式的颁奖环节,最佳创意奖、最佳带动就业奖、乡村振兴奖、精准扶贫奖,以及冠亚季军获奖者依次上台领奖。
来自齐鲁工业大学的“希望的田野 忆诗唐为三农赋能助力鲁北乡村振兴”项目团队通过层层考验,获得本届大赛的冠军和精准扶贫奖两大奖项。项目的负责人于世平表示:“如果获得的冠军和最佳扶贫奖能带来什么的话,我希望可以有更多人投入到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去,如果说对未来的规划的话,就是希望能尽快把山东扶贫馆开起来,这样就能更快速的更大面积的帮助更多农民了。”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白皓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届大赛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本届大赛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更全面,大赛主体赛事形成了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实现了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高校在校生参赛率达到13.1%,参赛项目数和学生数分别是上届的2.5倍和2.7倍。二是更国际,山东省高校积极发动外国留学生、海外校友、国外合作高校师生参加国际赛道比赛,截至目前,已有40余支团队报名参赛。三是更融合,大赛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融合,构建起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平台”,上了一堂最大的创新创业课。四是更创新,今年山东省参赛项目的技术含量特别是原始创新实力较以往有较大提升,本届大赛组织工作的规范程度和项目挖掘与培育的力度也更加深入。他表示,下一步将对大赛项目进一步梳理,通过多种形式,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等部门以及全省16市推介,更好地推动优秀项目在山东省落地,直接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赋予大赛更高的价值追求。他强调,要以大赛为抓手,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脱贫紧密结合,推动山东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赛精彩纷呈、亮点频出,涌现出一大批有创意、有内涵的优秀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实力,彰显了大家“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青春风采。72所高校的299项作品各有千秋,充分展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水平,展示了青年人的勇于突破和敢于担当。“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必将有力推动全省高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强音已经奏响。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和科技的高地,在双创文化建设、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青岛大学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他希望同学们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力量,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价值,焕发绚丽光彩。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副行长张维国在致辞中表示,支持大学生“双创”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建行山东分行已连续四届独家冠名支持创新创业大赛,既源于对山东教育的支持,更在于对未来青年发展的关注。山东建行将利用自身综合性、多功能、全牌照的集团优势和在项目融资、资金监管等方面的专业特长,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在投融资、保险、基金、信托、租赁等各方面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多渠道融资支持,并在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创建数字智慧校园等方面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山东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闭幕式现场进行了大赛会旗交接仪式,第六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在曲阜师范大学举办。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钦晓在致辞中表示,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优质服务,在教育厅指导下,携手兄弟院校,努力让大赛文化得到传承,让双创精神得以弘扬,激励更多学子投身双创的沃土,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最后,在《我爱你中国》的优美旋律中,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职校招生网/姜甜甜 通讯员/魏喆吉)
鲁政办字〔2019〕7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经济社会需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特色、重点突破,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2—3所高校在若干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0所左右高校在同类型高校中达到国内一流水平,40个左右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使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支撑和引领现代化强省建设。
二、着力推进一流建设
1.创建一流大学。支持驻鲁部属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将学校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财政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动省属高校争创国内一流,实施“双十”重点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0所省属本科高校和10所高职院校。
2.打造一流学科专业。深化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遴选4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强化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持续实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建立专业认证奖励制度,推动高校建成800个左右国家一流专业。
3.建设一流课程资源。启动省级优质课程和规划教材建设计划,建设500门左右国家级、1500门左右省级优质线上线下课程,500种左右省级优秀教材。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建成5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立全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4.培育一流人才。全面落实国家、省人才引进政策,支持高校引进急需紧缺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鼓励高校以重点科研平台或学术团队为载体,充分赋予其人才聘用、薪酬待遇、经费使用、项目组织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引进和培养一批一流人才,实现高层次人才数量倍增。
三、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5.调整教育类型结构。做大做强研究生教育,新增5—10个硕士或博士授权单位、300个左右学位授权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并鼓励省属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逐步取消硕士授权高校专科生培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
6.优化高校和学科专业布局。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逐步建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市加快大学城建设,推动高校集群发展。建立项目引导机制,引导高校围绕我省重大战略和“十强”产业需求,主动布局一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学科专业,强化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建设一批新兴交叉学科集群,扶持一批基础学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及时调整特色不鲜明的学科和就业前景不好、市场需求不高的专业。
四、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7.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落实高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实施思政教育提升工程,鼓励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鼓励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德育元素,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我省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彰显齐鲁特色。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到高校为师生讲思政课或作形势政策报告。中职学校招生网
8.深化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我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推进校企协同、教科协同育人。深化校际合作育人,试点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联合培养模式。
9.严格学习过程管理。深化学分制改革,推动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学习。推行学业导师制度,指导学生按照不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修读方案。强化学风建设,全面整顿教学秩序,规范课堂纪律和学习行为,加大过程考核比重,加强学生品行考核,严把毕业出口关。
五、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0.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规划与系统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山东省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培育建设30个左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1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设立一批竞争性重大基础研究和重点技术研发项目,支持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求,开展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
六、着力提升教师素质
1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严把选聘考核晋升的思想政治素质关,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13.强化名师引领作用。实施教学名师和团队“双千”计划,遴选培养千名省级教学名师、千个省级教学团队,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教师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立新入职教师跟班助教制度,完善名师传帮带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14.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支持高校完善内部考核奖励制度,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大力破除“五唯”,把教学工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岗位考核的重要条件,把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社会服务业绩同等对待;完善教授上课制度,每人每学期至少为本科生讲授1门学分课程;完善绩效奖励办法,增加教学业绩比重,加大奖励力度。完善教育教学研究立项和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
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15.扩大国际交流。支持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二级学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强化职业教育对德合作。支持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和师生交流等。鼓励高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
16.加强国内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引进“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我省高校合作设立研究生院、研究院,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建立省属高校管理人员赴部属高水平大学挂职锻炼制度。
17.改善内部治理。指导高校修订学校章程,加强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步在全省高校取消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行政级别,推动高校完善院长选聘制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试点实施高校职员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交流任职、薪酬分配等制度体系。
八、强化领导和保障
18.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注重领导干部专业互补、梯次配备、优化结构。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9.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竞争性项目财政经费投入力度,逐步使高等教育生均拨款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完善生均定额拨款制度改革,依据专业评价结果,实施浮动拨款。拓展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支持高校通过社会捐赠、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多种方式筹集办学经费,学校自筹经费要逐步达到办学经费总额的30%左右。开展收费改革试点,由高校根据培养成本、财政拨款及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学费标准。鼓励各市与高校主管部门至少共建1所高水平高校,给予高校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20.加强考核与评价。建立高校分类管理与评价体系,按年度组织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预算管理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高校高质量发展情况要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4月19日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办字〔2019〕7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
亮点纷呈!“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职校招生网讯7月26日,“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大学剧院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由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山东省委网信办等12个省直部门共同主办,青岛大学承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协办。山东省共有136所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办字〔2019〕7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办字〔2019〕7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办字〔2019〕7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办字〔2019〕7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办字〔2019〕7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
亮点纷呈!“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职校招生网讯7月26日,“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大学剧院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由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山东省委网信办等12个省直部门共同主办,青岛大学承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协办。山东省共有136所
2023-09-09 19:57:37
2023-11-21 08:39:50
2023-09-29 23:54:43
2023-09-18 05:02:57
2023-10-16 02:08:34
2024-04-07 16: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