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职学校 > 正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2023-03-13 17:37:18 | 中职学校招生网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此套教材也成为我国第一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传统文化教材。

  如今,半年多过去了,课程实施情况如何?作为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山东样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让我们一起关注。

  消除散乱化、碎片化、知识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迄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仍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然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新一代孩子们心中,并不简单。

  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受怎样?有47.77%认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不足”,42.01%认为“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24.91%认为“学生没有兴趣,缺乏热情”,16.36%认为“家长怕影响课业不支持”……2016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1.3万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摸底”,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尽管不少地方和学校也有开展诵读经典、校本课程、非遗文化展等,但散乱化、碎片化、知识化问题仍然凸显。“我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就有不少困惑,如内容重点是什么、科学性如何把握、师资如何配置与培训,还有课程定位、课程性质、学习形式等。”山东枣庄十五中校长邓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散乱化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不系统、无组织,学校往往各自为政,热情有余而成效不足;碎片化就是教学时间不确定、教学内容随意化,呈现“散点碎片”形态;知识化就是把浸润教育变成了知识灌输,知识量有余而入脑入心不足。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正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还有管子、墨子、荀子、孟子等文化巨子留下的文化遗产。山东理应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说。

  而要走在前列,亟待突破发展瓶颈。“文化教育需要真正的以人为本,寻求更适宜的途径,让孩子心灵里蓄积文化的情感和情怀。只有通过生命感悟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种子,在一个个体的生命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山东省教科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指出。

  2016年,山东省教科院发出《关于推荐首批“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的通知》,确定了88所实验学校。数字国学体验馆、中华诗书画融合教育、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情境互动……一系列探索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先行先试。

  生欢喜心,增加亲近感

  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二年级)》第一课,是“大道至崇”。首先是“熟读精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摘自《论语·里仁》)”“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摘自《老子》第六十二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摘自《荀子·子道》)”每一段文言文之后,都有释义。

  最后是“切己体察”,古人所说的“道”,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理想。中职学校招生网

  “关于学派选择,我们以儒家为主,兼采百家。”张志勇表示,课程内容坚持以原典为主,如儒家文化即以四书五经为主。“我们的课程教材不要离开原典的‘二手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不会作为主要内容出现。”

  初衷十分美好,但有人也提出了疑问:经典相对晦涩,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就开始研读,会不会难度太大,甚至造成厌学?一些课程会不会与现有语文、历史等内容重叠,造成重复教学?

  针对难度问题,课程教材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行合一”来化解,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均不一样。在小学,重在培养学生“生欢喜心,增亲近感”,熏染培养传统礼仪规范;在初中,重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能力;在高中,重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理性认识,进而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重心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张志勇强调,因此不存在“替代”其他学科内容问题,“其他学科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传统文化课程旨在端正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按照课时安排,义务教育学校每年级一册,每学期16课时;高中学校一二年级各一册,每学期18课时,共计4学分。“这都在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总课时中进行安排,不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张志勇说。

  教材和课程只是一个引子

  有底气开创“全国第一”,山东已经做了10年的准备。早在2008年,山东就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将“传统文化”作为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之一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2009年起,山东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发了以弘扬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统一了课时开设要求,纳入地方必修课程管理。“全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审定通过了60余类地方选修课程,其中传统文化领域的课程占比逾六成。”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些年来,山东教育主管部门还联合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少年儿童书信文化系列活动、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艺术家进校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多数都以传统文化为背景。

  “山东过去10年来的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张志勇介绍,为了储备师资,两年来,山东省教育厅支持山东省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已培训教师3万人次。

  4月的一天,下课铃响,山东枣庄十五中七年级学生陈晓雅意犹未尽地说:“我喜欢情景再现式的学习方法,我和同学效仿并感受古人,太有趣了!”“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滋养了性情,又培养了品德。我认为,死记硬背学不好传统文化,关键要理解,还要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黄家和补充道。

  据悉,为了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枣庄十五中专门配置了3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职教师,并配备5名兼职教师和活动辅导员,成立了传统文化教研室。“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纳入教师工作考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其实施。”邓淇介绍。

  “国民教育体系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根本的阵地,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孩子对经典的领悟和感受可以受用终身。”在张志勇看来,教材和课程只是个“引子”,学校和家庭更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日常化,如晨诵、暮读等,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

【2018高招热点】山东信院定向培养士官招收680人 “3+2”本科招120人

  职校招生网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秉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建立了开放创新强校模式,累积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院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

  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建设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认的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文明校园”“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劳务外派培训基地”。   学院是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为空军部队、公安消防部队、陆军、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定向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等专业士官;学院是“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人才试点院校,分别与鲁东大学、潍坊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衔接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学院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单独招生试点院校。   学院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潍坊市,占地1037亩,现有奎文校区和滨海校区。奎文校区与市政府隔街相邻,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滨海校区位于“黄蓝”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潍坊市重点建设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滨海科教创新园。学院建筑面积250610.38平米,在校生11000余人,馆藏图书59.038万册;已建成了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及电子实训生产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4820.28万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7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0.5%;学院建设了数字化智慧校园,实现了教学、管理、服务现代化。   学院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坚持以“二元融入、三线贯穿”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着重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实施“双证书”工程,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

  携笔从戎 献身国防——定向培养士官   为加快培养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教育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国防动员部确定我院为定向培养士官院校。   2018年继续为空军、陆军等兵种培养定向士官 680人,生源范围涵盖山东、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夏季普通高中考生,招生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字﹝2018﹞10号)文件要求,我院2018年继续实施“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衔接鲁东大学、潍坊学院和山东交通学院。   报考条件   “3+2”对口贯通培养高职阶段招生范围为已参加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且高考成绩达到山东省首次划定的本科普通批录取控制线下50分(含)以内的理科考生。   录取   “3+2”对口贯通培养考生录取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按理工类(高职)普通批填报志愿,由高职院校根据高考录取规则择优录取并办理录取手续。   转段及毕业证书颁发   “3+2”贯通培养学生在完成高职阶段学业且过程考核合格后,统一颁发专科毕业证书。须报名参加专科毕业当年专升本公共课科目考试及衔接本科高校组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测试,合格后转入本科阶段学习;完成规定学业考核合格后,统一颁发专科起点本科毕业证书,享受统一高考录取本科学生的相同待遇。   免试政策   过程考核合格、在校期间参加相关专业的全国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或省级一等奖的学生,在参加专升本考试报名后,可以免于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测试,其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成绩视为满分。

>

  填报志愿指南   1、山东:2018年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按照文史类、理工类分为五个批次(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本科普通批、专科普通批继续实行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山东省网上填报志愿网址:http://wsbm.sdzk.cn   2、各批次志愿及征集志愿填报时间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另行通知,山东专科提前批填报时间7月26日、专科普通批7月30日、专科征集志愿8月11日,填报志愿信息以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填报(修改)为准。   3、省外:考生根据所在省份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及报考时间进行填报。   4、各省报考代码、报考代号、学费以各省考试院公布为准。   友情提示:请志愿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深造的考生平行志愿第一顺序填报。   招生计划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学校招生网:www.82h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相关推荐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关注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关注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13 13:48:2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喜报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喜报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13 15:20:34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270人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270人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15 17:02:25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高考季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高考季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20 10:42:48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筑梦未来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筑梦未来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16 13:45:36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大家”云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大家”云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23 01:34:54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收获满满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收获满满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23 18:03:1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准备就绪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准备就绪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满招损,谦受益”“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翻开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条条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映入眼帘,一句话便为一课。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2017年9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

2023-03-15 09:57:49